1、分數線
分數線即錄取分數線,是指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門(省教育考試院或招辦)根據高校招生計劃、考生人數、成績分布,按照一定比例(通常為1:1.2)所確定的高校錄取低分數。一般按批次劃分,如一本分數線、二本分數線、三本分數線、專科分數線。低于這個分數的考生不得填報志愿,高校也不得錄取。因此,分數線又稱省控線、填報志愿的資格線。
2、投檔線(提檔線)
省招生主管部門根據考生志愿填報的分布情況,按照志愿院校規定的比例(100:105—100:120)確定向志愿高校投遞考生電子檔案的低分數,這個分數就叫投檔線。相對于院校來說又叫提檔線。投檔線與錄取分數線的關系是,考生高考成績總分達到了分數線(省控線)具備了填報志愿的資格,但填報了志愿未必達到某志愿院校的提檔線。由于每個院校所報考生的人數多少不同、考生分數分布不同,投檔線也就各不相同。
3、錄取批次
錄取批次是省招生主管部門為高效開展錄取工作和優先照顧重點院校的錄取,劃分時間段分期分批地錄取。一般分為:(1)提前批次;(2)本科一批次;(3)本科二批次;(4)本科三批次;(5)專科批次。提前批次,是軍事院校、公安院校、招收國防生的普通院校、藝術和體育類院校錄取批次;本科一批次,是重點大學錄取批次;本科二批次,是一般普通院校錄取批次;本科三批次,是獨立學校、民辦院校錄取批次。目前,許多省份把三本劃歸或合并到二批次錄取。考生前一個批次錄取不了的,可以參加后一個批次錄取,但后一批次的考生不能跨界進入前一個批次的錄取。
4、線差分
線差分可分為考生線差分、高校錄取線差分。考生線差分=考生的高考總分—省控分數線。如李同學高考成績500分,所在省份二本分數線為485分,那么該生線差分就是(500-485)15分;院校錄取線差分=投檔分數線—省控分數線。如XX大學錄取投檔線為505分,某省二本省控線為485分,那么該校錄取線差分為(505-485)20分。線差分是為方便、精確研究志愿填報數據而引進的概念。因為每年考生多少不同、高校招生計劃不同、高考題目難易度不同、省控分數線不同,很難進行定量分析,轉換成線差分就變得容易得多、準確得多了。
5、專業級差
專業級差就是院校在安排考生錄取專業時,按照《招生簡章》公布的一個或幾個分數值確定考生所錄取的專業,這個分數值就叫專業級差。不同院校規定的專業級差不同,一般多為3分、2分、1分。即當考生第一志愿專業不能錄取時,將該考生高考分數減去3分,看是否滿足第二志愿專業錄取條件,如果第二志愿專業還不能錄取,那么,再將該考生高考分數減去2分,看是否符合第三專業錄取條件,依次類推,直到后一個志愿專業。
6、分數清
分數清是高校專業錄取所采用的一種方法,即院校將進檔考生按分數高低排隊,依次逐個安排專業。先看進檔考生的第一專業,如果符合該專業錄取要求而又未錄滿,就將其安排錄取第一專業;若不符合該專業錄取要求或已經錄滿,則在減去級差分后看是否滿足第二個專業錄取要求,符合則錄取,不符合則依次類推。直到前一位考生專業安排錄取完畢,再進行下一位考生的專業錄取工作。
7、專業清
專業清是指院校對已經提檔的考生按照第一志愿專業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每個專業先錄取第一專業志愿,當錄滿時即為該專業結束;如果沒有錄滿,則安排第二個專業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排隊錄取。后面以此類推。相比較而言,分數清的錄取方式比較人性化,專業清的錄取方式比較看重考生志愿順序、對專業的喜歡程度。兩者各有所長。
8、平行志愿
所謂平行志愿,即指采用平行志愿院校錄取時,考生所選A、B、C等志愿,他們之間是平行關系。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投檔。將達到批次錄取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按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由計算機對每個考生所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檢索。具體而言,首先將考生檔案投到考生填報的A學校,如成績不夠,則投到B學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檔條件,就不再向C院校投檔。依次類推,只要被檢索的院校中一經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校投檔。檔案投出則完成該考生的投檔過程,投檔后由院校決定錄取與否,如果經檢索未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也完成了該考生的投檔過程,將進入下一批次的錄取。
9、征集志愿
在錄取工作中,會出現一些院校或專業不能滿足招生計劃,還有一些線上考生因填報志愿不合理而未被錄取的情況。對此,在各批次錄取結束時,如高等學校計劃未完成,根據情況將重新征集考生志愿。每批次征集志愿可選報三所平行志愿學校,每個志愿學校可選報三個專業,并填報是否服從專業調劑。
10、志愿優先
所謂志愿優先就是在錄取中優先錄取第一志愿報該校的考生,只要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情況下,只錄取第一志愿報該校的考生,即使第二志愿報該校的考生的成績再高,原則上也不予錄取。除非該校預留錄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名額,才另當別論予以錄取。當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即一志愿進檔考生人數少于學校在該省、市、自治區招生計劃數時,才錄取第二志愿報該校的考生,而且可能還有分數級差的規定。由此也可見,第一志愿是何等重要。
11、專業優先
招生章程中“專業優先”的含義是指考生專業安排的辦法。前提條件是進檔考生,只有學校調檔的考生才有進專業的問題,如果考生的檔案未投到該校的話,自然就不存在進專業的問題了。專業清的安排辦法是,在進檔考生中,按第一專業志愿分類,由高分到低分排隊,當人數等于或大于該專業招生計劃數時,則由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未被錄取者按規定辦法轉到其第二專業志愿排序,若其第二專業志愿仍有空缺,則安排到其第二專業志愿,否則依次往后推移,直至作出后安排。若第一專業志愿人數少于招生計劃數時,則從第二、第三專業志愿者中擇優錄取。簡而言之,專業優先的意思是先將進檔的第一專業志愿考生安排結束后,再考慮考生的第二專業志愿,或從第二專業志愿考生中錄滿專業招生計劃人數。
12、大類招生
就是將考生先按某一科類招進來,如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大一、大二不分專業,統一學習專業基礎課,大三時根據本人前期的考試成績和意愿,再進行院系或專業的選擇,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人才的培養和發展。
13、定向生
是指對西部九省及農業、林業、地質、航海、能源、建材、氣象、國防、軍工、解放軍等環境比較艱苦的地區和特殊行業部門,高校可按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定向招生、定向就業,如完不成招生計劃時可在該院校錄取分數線下20分錄取。
14、民族生
國家規定對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邊疆、山區、牧區)的少數民族考生,根據當地實情適當降分擇優錄取,幅度一般在10分左右。
15、預科班
主要是為華僑生或民族生設立的,目的是為了這些學生能適合大學教學要求,在正式入學前先補習功課,熟悉語言,進行必要的專門教學。
16、少年班
經國家批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專門設立了少年班,招收15歲及其以下年齡就完成了高中學業的超常少年入學,超常入學少年參加高考,提前與有關院校聯系并進行面試等考核。
17、本碩連讀
為加速高質量培養人才,有些高校在本科4年學制上再延長兩年或更長一些時間,授予學生碩士學位,這種學制班級稱為本碩連讀班,也有更長學制的為本碩博連讀班。
18、基地班
是大學里的重點班,一般由國家專門撥款、專門培養某一方面的人才。學校設有專項基地獎學金、優先推薦基地優秀生免試直升碩士研究生,并選送部分優秀生到國外讀研深造。目前教育部在全國部分高校建立了83個“國家理科基地班”和“51個文科基地班”。基地班主要是基礎學科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
19、位次
位次是考生的投檔分數在省(市)分科類排序中所處的具體位置。位次是唯一的,一個位次對應一個考生。平行志愿模式需對考生逐個檢索,當遇到同科類同批次的同分考生時,計算機無法判斷先檢索誰,后檢索誰,因此,必須分科類對同分考生按照事先確定的排序規則排出一個位次。這樣,計算機就可以順利地按位次對考生逐個檢索。
20、“滑檔”和“退檔”
滑檔是指考生的高考分數低于所報所有學校志愿的投檔線,造成檔案投不出去。退檔是指因為某種原因,考生檔案投送到志愿院校未被錄取而又退回省招辦的一種情況。
常見的退檔原因有:
(1)考生分低于所報專業志愿的錄取分數且沒有填寫“服從專業調劑”;
(2)體檢結論不符合志愿專業錄取要求;
(3)相應的單科成績不符合志愿專業的錄取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