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青春都像一張潔白無瑕的紙,我們每個人的手中都握著屬于自己的斑斕的畫筆,用來描摹我們未來人生的藍圖。
不管是精心構思,還是信手涂鴉,這都是自己的事,容不得他人指指戳戳,添色加墨。而青春正是其中有色彩的筆,用行動和成果不斷為這支筆加色,也許等到青春逝去的日子,翻開你已泛黃的日記,發現生命的密度比長度更重要。青春,我輸不起,我需要怒放的生命,像雄鷹翱翔在遼闊的天空,像駿馬奔馳在無際的曠野,像雨水矗立在彩虹之顛,像飛船穿行在的星河之際,擁有掙脫和超越一切平凡的力量!
每每走在校園里,熟悉的《相信自己》總會使我的心靈微微震顫,“多少次揮汗如雨,傷痛曾填滿記憶,只因為始終相信,去拼搏才能勝利,總是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熱血在賽場沸騰,巨人在東方升起,相信自己,你將贏得勝利,創造奇跡,相信自己,夢想在你手中,這是你的天地……”但偶然間又讀到席慕容的一句“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心頭為之一震,原來詩歌那看似不羈的形體,也可以如此直白的抒發情感。被窩是青春的墳墓。在感嘆其文字經典的時候也有所想法:即使沒有被窩,我們還會自掘一個墳墓,把青春放進去的,這才叫曾經年輕過,雖然有些悲哀,可我們確實在不辭辛苦的尋找。
當你看電視劇的時候錯過了還可以重播,重新來過。但我們不同,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青春需要我們去奮斗好好地去享受這個過程吧。人生就像在為登山而尋找出路,找出路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你變得穩定冷靜,會怎樣在慌亂中尋找生機,這就是青春給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