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出了個大學生!!!這件事要是放在十年前,那就是光耀門楣的大喜事兒。然而放在大學招生政策放寬的今天,雖然讓更多人步入了大學校門,但無形中也給很多畢業生帶來了就業壓力。
相對于時下“本科學生滿地跑”的現狀,反倒是“技術人才不好找”。習得一技之長,考取職業證書倒成了眼前熱的現象,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回爐重造”來拓寬自我的就業空間。
大家都知道如今社會對IT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如果能夠從事這樣的行業那么各方面都是非常不錯的。但是該行業對人才的要求也是 非常嚴格的,在從業之前都是需要經過專業培訓的。當然市場上能夠進行專業培訓的學校機構是非常多的,不同的學校在培訓的過程中 所展現出來的優勢也是不一樣的。而本科畢業去北大青鳥就不一樣,該學校在各方面的優勢都是相當大的。尤其在培訓的過程中,優勢 會更加的明顯。
目前,通過培訓轉行IT的人越來越多,與此同時,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在畢業前參加校外實訓或自主培訓的人數也在不斷增長。
常規理解來看,轉行者是因為零基礎想要快速入行,所以要參加培訓。可作為計算機科班的大學生,為什么還要參加培訓,真的有這個必要嗎?
我們先去各大招聘網站看一看,以智聯為例,搜索“Java開發工程師”這一崗位時,隨便截圖一張,都是需要有至少3年工作經驗的。
當然,你也可以搜索“Java實習生”,不過這大多是培訓機構發布的虛假崗位,他們打著招聘的名義邀你上門,再洗腦培訓,這也是行業內俗稱的“招轉”。由此可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若要在畢業后找一份本專業的工作,還必須得擦亮眼睛,防止被培訓機構套路。
近年來,互聯網行業發展迅猛,各類專業的程序員需求量也逐漸增長,可為什么企業寧愿把某些技術崗位空著,也不愿意招收勞動廉價的大學生呢?
1、大學忙擴招,企業謀發展。
我國普及大專教育,很多高校為了擴招,不斷增設新專業,可這些專業大多與市場需求脫軌,使得大量應屆生在畢業后難以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尤其是計算機專業,技術基本每18個月革新一次,但很多大學的教學內容5、6年都不會更改,甚至有些學校只改封皮版本,換湯不換藥。
互聯網行業的新產品層出不窮,企業必須跟上科技的發展才有機會突破限制,做出更有商業價值的產品。并且,IT人員的起薪本就不低,與其冒險少幾千塊錢聘用一個毫無經驗的應屆生,還不如高薪聘請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手,避免出錯的同時也避免了許多麻煩,至少保證立刻就能有產出。
2、沒項目經驗,穩定性較差。
大學期間大家學習的都是一些淺薄的基礎知識,沒有太多的項目經驗,所以個人技能和動手能力相對會差一些。這種缺乏實戰訓練的學生,在工作中很難快速融入到企業快節奏的技術環境中去。
又因為95后的流動性較大,稍不開心就立馬辭職,給公司造成無形的損失,所以中小型企業 在不能保證他工作是否能夠穩定的情況下,不會去冒險花費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培養新人。故而,即便招收少量的應屆畢業生,他們也會有超高的要求。
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學生自己比較懶,在校期間絕大部分男生玩游戲、女生刷劇,時間都被消耗在了各種娛樂上,因此荒廢了學業,沒有學到技術,陷入了就業難的困境。(相關推薦:選南京北大青鳥學校IT培訓的八大理由)
人生總要面臨這樣那樣的選擇,猶豫不決,必然會錯失良機;停步不前,也肯定會被時代拋棄。與其仰望別人,不如努力提升自己,成為別人的仰望對象。南京北大青鳥以專業服務你我,用培訓開啟高薪,未來生活,南京北大青鳥與你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