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是近年來全社會高度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2009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已經達到630萬,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到2020年大學畢業生還要再增加200萬,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將在今后10年內長期存在。
就業難當道,大學生該如何順利就業呢?
不可否認,剛畢業的大學生是缺乏經驗的是沒有太強的工作能力的,但這是客觀的教育體制所造成的,是中國現有的國情,大多數的高等教育更加重視的是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文化課教育,也就是讓學生成為一個具備良好知識儲備和文化素質的人才。但是這不能成為企業否定大學生的重要理由。要知道環境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在這種情況下,畢業生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估價,也就是說能在正確估計自己能力的前提下,自覺地適應現實的需要,并找到能充分發揮自己才能且健康成長的崗位。
21世紀,軟件行業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在產業結構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中國逐漸成為繼美國、印度之后世界第三大軟件外包國家,對有軟件開發經驗的人才更是奇缺。隨著IT行業的迅猛發展,軟件外包已成為繼互聯網和網絡游戲后的第五次全球浪潮,國家信息產業部發布的新報告顯示,我國目前軟件人才缺口高達40萬。
在智聯招聘新一個季度的統計數據中顯示:在中國十大IT職場人氣職位中,軟件工程師位列第一位,所以軟件工程人才的就業前景十分樂觀。
大學生選擇學習一門軟件技術,再進行一下實戰積累,無疑就是給自己增加了有利的就業籌碼。
北大青鳥IT教育為大學生就業開辟了專屬的崗前培訓課程----北大青鳥學士后。150天,就可以華麗變身軟件工程師,好就業。
北大青鳥學士后課程包括java軟件工程師, .NET軟件開發,網絡營銷師和Android軟件開發。課程采取逆向課程設計,精選市場主流技術,首創“兩段式”及“混合式”教學模式,保證網絡教學效果。更重要的是,相比枯燥的考研生活,學士后在教學中采取“樂學系統”、在游戲中學習,讓學習充滿了樂趣,這可能是很多大學生選擇該課程的重要原因。而主要的是,學士后課程內容非常注重選擇“核心技術”和“核心應用”,因此課程難度、深度有別于一般軟件開發課程,是區別于“入門級”課程的“專業級”課程。它瞄準的是使學員未來成為企業中的核心崗位,而不是邊緣崗位。
北大青鳥學士后課程,針對大學生欠缺企業實用技能和實踐經驗這一薄弱環節,通過培訓使學員在具備理論知識的同時,真正掌握IT企業主流技術;通過技術中心工程化項目開發,提升實踐經驗。同時依托青鳥在全國各大城市龐大的就業辦事處,40000多家知名企業簽署就業合作協議,使學員畢業后順利進入IT名企好就業。
海浪總是喜歡不停地對礁石咆哮,向海鷗展示自己的能力;人們總是喜歡不停地庸人自擾,向別人傾訴著苦難。大學生們,我們應該像海鷗一樣,不管遇見多大的風浪,都要展示自己的堅強。要相信,只要走的路是正確的,就一定能追逐到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