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術的社會,技術應用于許多電器類產品,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家電間的優勝劣汰,競爭也成為問題。
風光不再的日本家電企業將希望寄托在了新技術的應用上,但值得關注的是,正是過度重視技術研發而忽視產品市場推廣,造成了日本家電業陷入全面衰退的局面。
“鴻夏戀”是全球家電行業受關注的事件之一。然而,夏普與鴻海的入股談判近來似乎陷入了僵局。夏普株式會社首席常務執行董事、大中華區CEO、夏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菅野信行表示,夏普社長奧田隆司已寄送書信給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希望及早促成鴻海與夏普的合作。但他同時表示,“我們與鴻海圍繞著入股協議的定期溝通依然在繼續,但是作為備選方案,我們也在與多家廠商進行關于入股和技術合作方面的談判,目前還沒有終結果。”
“鴻夏戀”可謂是一波三折。
不過,由于夏普堅持9.9%的入股比例不能再提升的原則,鴻海入股夏普的談判也由此沒有馬上取得進展。
對此,臺灣調查公司拓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認為,如果郭臺銘無法獲得夏普的主導權,注資就沒有任何意義。因此,談判存在陷入破裂的可能性?;蛟S正因為如此,夏普也與多家潛在戰略投資者談判。
如何在技術至上的時代,讓一些糾紛減少,讓技術拯救家電,成為一個話題。